❝“今天取卵B超显示我有5个卵,你有几个?”
❞
“有10个呢!”
候诊大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着。
……
“取了几个卵?咋看你不高兴?”
“嗯……没有取到卵……”
B超显示有卵,进针却没有获卵,卵都去哪了?
在ART治疗过程中,有一个空卵泡综合征(EFS),是指在自然或控制性促排卵周期中,排卵前卵泡发育良好,超声下卵泡大小、数目及血清雌二醇水平均在正常范围,但反复抽吸和冲洗仍未获得卵子的现象。EFS的发生率约为0.45-7%。关于EFS病因的报道很多,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明确,可能是以下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:
1.外源性hCG有效性降低
常规的促排卵周期一般采用注射外源性hCG,代替自然排卵的LH峰,从而启动卵子的减数分裂,促进卵泡发育、卵母细胞成熟以及排卵。但是目前研究表明,外源性hCG的有效性降低可能会导致卵泡发育不足,不能排卵,从而出现空卵泡综合征。
2.卵巢因素
卵子过早凋亡或卵泡过早闭锁也会导致空卵泡综合征的发生。
3.遗传因素或基因突变
研究发现,可能是由于颗粒细胞凋亡基因表达增高,调控卵泡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的转录产物下降所致。
EFS的应对策略
目前,EFS的发生暂无有效的预防方法,临床上也无有效特异性指标,现阶段主要是通过排除法、回顾性诊断等方法判断。
由于hCG活性正常时也可能发生EFS,所以在反复穿刺抽吸和冲洗成熟卵泡后,仍未获得卵子或卵泡液中未见卵丘细胞时,要立即停止操作,抽血检查,根据血值结果决定是否继续取卵,或者更换另外批次的hCG或者另外来源的hCG,重新进行注射,36小时后再次穿刺卵泡取卵,此法可以挽救部分卵泡,增加患者获卵机会,但是不能完全避免空卵泡综合征的发生。
针对发生过EFS的患者,再次促排卵治疗时,可以通过改变用药方案,或者使用GnRH激动剂代替hCG,以降低EFS的发生几率。对于不明原因不孕的患者,可能存在遗传或基因突变,赠卵可能为其提供生育机会。
参考文献:
- Stevenson TL,Lashen H. Empty follicle syndrome : the reality of a controversial syndrome . Fertil Steril,2008,90(3):691-698.
- Coskun S , Madan S, Bukhari I, et al. Poor prognosos in cycles following“genuine”empty follicle syndrome.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,2010,150(2):157-159.
- Reichman DE , Hornstein MD, Jackson KV ,et al. Empty follicle syndrome-dose repeat administration of hCG really work? Fertil Steril,2010,94(1):375-377.
- 孙莹璞,相文佩.人类卵子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