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讲述了痔疮和拉肚子的发病率,分析了两者相互影响的尴尬关联,如拉肚子易诱发痔疮,痔疮又可能加重拉肚子,还从中医角度探讨联系,并给出应对这一关联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。
痔疮与拉肚子的尴尬关联
在咱们日常生活里,好多人都遭遇过痔疮和拉肚子带来的困扰。这俩问题看似风马牛不相及,可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让人颇为尴尬的关联。你想啊,本来拉肚子就够难受的了,要是再加上痔疮发作,那滋味,简直没法形容,坐也不是,站也不是,真可谓是“屋漏偏逢连夜雨”。
咱们先来说说痔疮。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有调查表明,在成年人当中,痔疮的发病率高达50% - 60%。 这意味着每两三个人里可能就有一个有痔疮问题。痔疮啊,简单来说,就是肛门部位的静脉曲张形成的柔软肿物。久坐、久站、长期便秘或者拉肚子,都可能诱发痔疮。就好比我们单位有个同事,他是搞文案工作的,每天一坐就是大半天,结果后来就得了痔疮。刚开始他还不好意思说,疼得实在受不了了才去医院。
再看看拉肚子。拉肚子的原因那可就多了去了,吃坏东西、肠胃着凉、肠道感染等等都可能导致。有数据表明,在普通人群中,每年人均发生腹泻的次数大约在2 - 3次。
那它们之间到底是怎么个关联法呢?首先,拉肚子会增加痔疮发作的几率。当我们拉肚子的时候,肠道蠕动加快,排便次数增多,肛门受到的刺激也就跟着增大。每次排便时,肛门周围的压力会迅速升高,这对于本来就脆弱的肛门静脉来说,无疑是雪上加霜。就像一个气球,本来就有点鼓起来了(比喻有痔疮隐患),你还一个劲地往里面吹气(频繁拉肚子增加压力),它不爆才怪呢。长时间这样,痔疮就容易发作,出现疼痛、便血等症状。
我有个朋友,有段时间可能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,连着拉了好几天肚子。刚开始没太在意,结果后来上厕所的时候发现便血了,吓得赶紧去医院。医生一检查,就是因为拉肚子诱发了痔疮。而且啊,痔疮一旦发作,又可能反过来加重拉肚子的情况。这是因为痔疮发作时会引起肛门周围的疼痛和不适,这种疼痛会影响我们正常的排便反射。有些人因为怕疼,就会有意无意地憋着大便,时间一长,大便在肠道里停留时间过久,水分被过度吸收,变得干结,等到实在憋不住了再去排便,就会更加困难,这又进一步刺激肠道,导致拉肚子的情况加重。
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这两者也有一定联系。中医认为,脾胃虚弱容易导致拉肚子,而脾胃虚弱又会使得气血运行不畅,进而影响到肛门部位的血液循环,容易引发痔疮。这就好比一个链条,一环扣一环,相互影响。
那么,怎么应对这种尴尬的关联呢?对于有痔疮隐患的人来说,平时要尽量避免拉肚子的情况发生。注意饮食卫生,不吃不干净、生冷的食物,防止肠道感染。一旦不小心拉肚子了,要及时治疗,缩短拉肚子的时间,减少对肛门的刺激。在治疗拉肚子的时候,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。比如说,如果是因为吃坏东西引起的,可以吃点黄连素;如果是肠胃功能紊乱导致的,可以吃些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,像整肠生之类的。
对于已经发作的痔疮,症状较轻的时候,可以通过坐浴来缓解。用温水或者加入适量高锰酸钾的温水坐浴,每天1 - 2次,每次15 - 20分钟,能够促进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,减轻疼痛和肿胀。还可以涂抹一些痔疮膏,起到消炎、止痛的作用。要是症状比较严重,经常便血、疼痛难忍,那就得及时去医院,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了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避免久坐久站,每隔一段时间就起来活动活动,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,当然也包括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啦。多吃蔬菜水果,保持大便通畅,防止便秘和拉肚子。就像我自己,以前也有过痔疮的小烦恼,后来我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运动,饮食上也特别注意,多吃芹菜、香蕉这些有助于排便的食物,现在痔疮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了。
总之,痔疮和拉肚子之间这种尴尬的关联虽然让人头疼,但只要我们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,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,还是能够减少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困扰,让我们的生活少一些“难言之隐”,多一些轻松自在。大家可别小瞧了这两个问题,早重视早受益,健健康康的比啥都强。
免责声明:
福梦痔疮网网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
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,请谨慎参阅。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