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详细介绍了常见引起痔疮的原因,包括不良饮食、生活习惯等,阐述了痔疮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,还引用了相关统计数据。
常见引起痔疮的原因与治疗方法:详细攻略
俗话说“十人九痔”,痔疮虽然不是什么大病,但一旦发作起来,那可真是让人坐立难安。今天咱就来好好聊聊常见引起痔疮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。

一、痔疮是啥玩意儿?
痔疮呢,简单来说就是直肠下端和肛门周围的静脉丛发生了曲张和淤血。它分为内痔、外痔和混合痔三种类型。内痔通常不会疼痛,但可能会出现便血;外痔会有疼痛和肿胀感;混合痔则兼具内痔和外痔的症状。
二、常见引起痔疮的原因
1. 不良的饮食习惯
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,饮食也常常不规律。经常吃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,比如火锅、烧烤等,这些食物会刺激肠道,使肛门周围的血管扩张,容易引发痔疮。据统计,长期食用辛辣食物的人群患痔疮的概率比正常饮食人群高出 30%。

另外,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。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,防止便秘。而便秘会增加排便的难度和时间,导致肛门周围的压力增大,从而引发痔疮。有研究表明,每天摄入膳食纤维不足 15 克的人群,患痔疮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 2 倍。
2. 不良的生活习惯
久坐不动是很多上班族的常态。长时间坐着会使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不畅,静脉回流受阻,容易形成痔疮。一项针对办公室职员的调查显示,每天坐着工作超过 8 小时的人群,患痔疮的概率高达 40%。
还有一些人上厕所的时候喜欢玩手机或者看书,一蹲就是十几分钟甚至半个小时。这样会增加肛门周围的压力,使直肠静脉长时间处于淤血状态,容易引发痔疮。据统计,上厕所时间超过 10 分钟的人群,患痔疮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 1.5 倍。
3. 长期便秘或腹泻
便秘和腹泻都会对肛门周围的组织造成损伤,容易引发痔疮。便秘时,大便干结,排便困难,需要用力才能排出,这会使肛门周围的血管破裂,形成痔疮。而腹泻时,频繁的排便会刺激肛门周围的皮肤和黏膜,使其受损,也容易引发痔疮。
4. 怀孕和分娩
怀孕期间,女性的子宫会逐渐增大,压迫直肠和肛门周围的血管,使血液循环不畅,容易引发痔疮。而且,怀孕后期,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,肠道蠕动减慢,也容易出现便秘,加重痔疮的症状。据统计,怀孕女性患痔疮的概率高达 70%。分娩时,用力过度也会使肛门周围的血管破裂,形成痔疮。
三、痔疮的治疗方法
1. 保守治疗
对于轻度的痔疮,可以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。首先要调整饮食习惯,多吃蔬菜水果,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,避免吃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。同时,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避免久坐不动,适当进行体育锻炼,促进血液循环。
还可以采用坐浴的方法,用温水或者高锰酸钾溶液坐浴,每次 15-20 分钟,每天 2-3 次,可以缓解肛门周围的疼痛和肿胀。另外,使用痔疮膏、痔疮栓等药物也可以缓解症状。
2. 手术治疗
如果痔疮比较严重,保守治疗无效,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了。手术方法有很多种,比如传统的外剥内扎术、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。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明显,但也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,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。
四、如何预防痔疮?
预防痔疮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。首先,要多吃蔬菜水果,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,保持大便通畅。其次,要避免久坐不动,适当进行体育锻炼,促进血液循环。另外,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,不要在上厕所的时候玩手机或者看书,尽量缩短排便时间。最后,要注意个人卫生,保持肛门周围的清洁。
统计内容 | 数据 |
---|---|
长期食用辛辣食物人群患痔疮概率比正常饮食人群高 | 30% |
每天摄入膳食纤维不足 15 克人群患痔疮风险是正常人群的倍数 | 2 倍 |
每天坐着工作超过 8 小时人群患痔疮概率 | 40% |
上厕所时间超过 10 分钟人群患痔疮风险是正常人群的倍数 | 1.5 倍 |
怀孕女性患痔疮概率 | 70% |
福梦痔疮网网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
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,请谨慎参阅。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。